从历史流传或形成的欣赏与评价习惯来看,大致有四类说法。第一类是以书法的形质为欣赏标准,如杜甫的“书至瘦硬始通神”,偏向以瘦硬为美。类似的还有的分别推崇方笔或圆笔书法等。第二类以形象姿态为欣赏标准,如评价王羲之书法的龙虎之姿,苏轼书法如老熊当道等。第三类以神采为欣赏标准,如“书以神采为上”。第四类以气质为欣赏标准,如“书至浑然始通神”。一观张文蔚先生作品,书法清新飘逸、苍劲有力;二品其作品,有一种流畅、自由、任意、潇洒与无限的流动感,象征着自由驰骋的精神和无限宽远的疆域,能够给人释放感与轻松感。“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见张文蔚先生的书法造诣已神采、形质兼之。
张文蔚(本署崇智)字毅君,号清石、散鲁。湖北竹山县人,旅居北京为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汉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神农书画院院长、武当流派书画院执行院长、武当书画派领军人物。
武当山神奇玄妙,钟灵毓秀,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道场,武当武术圣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讲究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书画同源,武当书画派得武当仙山灵气,纳武当武术之精髓,有武术之风,书卷之气。众多书画家,虽风格各异,或质朴,或丰润,或圆融,或方峻,或端庄,或清健,或雄浑,或鲜活,百态千姿,奇妙无穷,然均含武当特色,迅疾如仙人舞剑,舒缓如仙人练拳,稳健如仙人打坐,飘逸如仙人行空,风骨如仙人得道,神韵如仙人临风。其中张文蔚先生作为武当书画派领军人物,其书法造诣可见一斑。他师法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苏东坡,兼修张旭、怀素、章草、魏碑,开始以狂草见长,其形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而后又习隶书,将古朴灵动的行书融入其中,时而穿插草书作为点缀,笔画省简,俯仰错落。整体风格散淡清丽,简约厚朴,颇有魏晋林下之潇洒风度。品张文蔚先生的作品既能够给人以整体的安和妥贴的稳定感,又能使人感觉到内含的灵动充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张文蔚先生如今的书法的成就,源于他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书法“练”的是字形;“修”的是神采,这就要文化修养以辅之,张文蔚先生不仅善书,而且好文、爱石。文学的陶染给予他的书法以平和、静谧,点点墨迹散发出文人书卷的雅逸馨香;而奇石的灵秀则使他的书法更添了几分高古与奇崛,方圆并用,刚柔相济。
由此可见,一幅耐品的书法作品只有神形兼备,高度和谐才会产生风韵与神采,进入精神的灵性的境界。和谐产生美感,和谐产生力量。这正是书法的抽象表现力所表现的最高境界。换言之,这才是最能彰显书法内在之美的所在。我们期待张文蔚先生那支生花之笔,创作更多耐品耐赏的作品。
成就荣誉:张文蔚的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中国当代书法家邀请展,荣获“世纪之辰杯”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二等奖、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美术书法大展书法金奖、走向二十一世纪湖北省书画艺术作品大展优秀奖、《书法报》“武当山杯”海内外书友书法篆刻展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第七届学员结业教学成果展三等奖、第四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百佳作品、中国美术书法赴澳展三等奖等。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选集》、《全国美术书法大展选集》、《湖北省书法篆刻选集》、《书法论文文选》、《十堰市第一、二、三届小品书法展作品集》、《中国收藏》等。在2011年南京嘉信秋季拍卖会和2013年广东保利拍卖会上,分别以每平尺5000.00元~8000.00元成交。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书法作品专集,或被博物馆、艺术馆、名胜地收藏及刻碑。书法作品被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海外个人及专业组织收藏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