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艺术新闻
【藏家故事132期】周大为:从收藏“币王”到收藏未来的青年“老”...
发布时间:2016-12-09  浏览:713 次

  “老”藏家周大为

  5月23日知名藏家周大为携2500万“币王”亮相京城的消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而在不久前的5月11日,他刚向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捐赠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 •没顶公司出品的《集团-(4把刀组合)》,一古一今,折射出一个我们常识之外的周大为。

  “币王”开启收藏大道

  我们熟知的是周大为对于当代艺术和老油画的收藏,其实算起来钱币收藏才是周大为踏上收藏的真正开始,说到钱币收藏,不得不说下中国的机制币王“奉天癸卯一两”,周大为收藏与这枚钱币有着很深的关联。

  这枚传奇的银币名列中国龙银大珍之首,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著名的“圆两之争”币制大讨论下的产物。圆两相争多年,主张制定“两”为银币面额单位的保守势力曾暂居上风,因此在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间,无论是中央或地方,都曾进行试制“两制”的金银币。

  同时期战乱甫定,百废待举,商民元气未复而市面银钱俱缺,奉天省当局认为币制混乱有待整理,因此盛京将军增祺将造币厂与机器局分开,单独设立奉天制造银元总局。因此推测“奉天癸卯一两”就是在中央与地方都在酝酿币制措施的情形下,奉天制造银元总局试制的。

  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一枚,作为传世孤品,一经出世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其中就包括周大为,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收藏钱币,周大为讲可以直接追溯到他的童年,从那时起就一直断断续续的有收藏,当然随着其收藏的不断进行,他知道了钱币界的币王““奉天癸卯一两”,从知道的那天起就一直想要得到这枚钱币。

  由于这枚钱币的珍贵,每隔二十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想要见到它都非常的难,更别说拥有它,但机会就这样不经意的出现了。2010年台湾收藏家张秀清由于身体的原因,想要寻找“币王”的有缘人,由于周大为在收藏钱币之前与张秀清有过交集,所以他在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台湾与张秀清进行了沟通,最终于2011年以2500万的价格将这枚“币王”接回了大陆。

  “奉天癸卯一两”反面

  对于这枚钱币,周大为做了很多的案头工作。比如它的传承,周大为讲起来如数家珍,据他介绍这枚币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中国参加1904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安那市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中国参展品目录》上,此后收藏大师耿爱德不遗余力追求此币,直到1950年10月,从香港得到一张清晰的拓片并按出让者的索价支付了2000美元,辗转纳入收藏,耿爱德逝世后,遗藏分批拍卖,第一场在1971年6月举行,当时“奉天癸卯一两”的成交价为3000美元,20年后的1991年6月加州“古德曼中国钱币集藏”中,台湾藏家台北鸿禧美术馆张秀清先生以18万7000美金的成交价购得,刷新了中国钱币拍卖纪录,此后一直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关于1991年的拍卖,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据鼎丰拍卖董事长陈吉茂介绍,当时拍卖,他们的心理承受价是6万美金,因为之前中国钱币的国际价格最多也就3万美金,但陈吉茂从别的地方打听到有人要出16万美金收藏这枚钱币,当时他就和张秀清进行了沟通,最终以不计成本的决心来进行竞价,我们现在看到的价格是18万7000美金,陈吉茂介绍如果当时还有藏家进场的话,这枚龙银的最终拍卖价格会突破50万美金。这次专场扭转了中国钱币在国际上成交价偏低的格局。

  周大为的收藏,再一次刷新了这枚钱币的价格,对于这段历程,周大为表示:“任何收藏钱币的人都知道‘币王’是‘奉天癸卯一两’,我从小到大梦寐以求的就是哪天能拥有它,我们知道它91年就破了钱币的纪录,由台湾鸿禧美术馆创始人张先生从美国带回到华人手里,这是一个创举,我开始收藏艺术品以后,有接触到张先生的家族,当2010年得知张先生在寻找这枚钱的有缘人时,我就很幸运的把这枚钱币接了过来。”

Copyright 2014 © All right reserved. |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266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739号
网站建设互诺科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 邮箱:zdad88@163.com
新南方艺术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中国画学会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E5艺术馆,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