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艺术新闻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松涛教授
发布时间:2016-12-09  浏览:693 次

  

  问:通过今天传统雕塑的会议,请问您在创作中怎么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雕塑的?

  答:我觉得它是全方位的,就像人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环境,一个氛围,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所有地方。本身作为中国人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我们从一开始牙牙学语,就是汉语,各地方有各地方的方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生活的一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服饰,其实中国传统一直延续几千年,长大以后开始受教育,接受教育,我们的师长辈也是他们的师长传授给他们的文化,都是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虽然可能经历有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可能不纯粹、不完全,但是传统的基因是断不了的。所以我们虽然接受的雕塑教育是西方的,主要是法国的那种雕塑的学院派的教学体系,还有前苏联的,但是骨子里还是有自己本身潜移默化的对这种东方的精神和艺术元素、造型元素会有一种敏感性,我的一些创作作品很早就有这种,可以说是一种基因在里边吧。

  问:我看过你的那个娃娃肖像,就是小婴儿的那个,我觉得就特别。

  答:这个塑造方法还是西方写实的,但是里面都是一些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

  问:我觉得像我们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先从西方的人体,然后再返回中国传统雕塑,又回到西方,就是这样会对创作有影响吗?

  答:是这样的,因为其实中国这种文化一直是开放性的,一直在接受外部文化的影响,就像我们这些佛教艺术、宗教艺术里的这些造像,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一开始早期犍陀罗艺术到北魏一直到隋唐,到宋、元、明,经过我们慢慢地改造,慢慢地中国化、东方化,形成了现在的样式。包括现在好多当代艺术创作,虽然形式上面可能跟国外的、西方的当代艺术形式上很像,但是内在的精神元素就是中国的艺术文化的表现,我近期的一些创作也有中国的宗教因素,风水、周易、五行都渗透进我的创作里面。

  问:风水在雕塑里面怎么体现?

  答:这个不好说,什么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材料啊、形式啊说不好感觉是忽悠人的,算了。

  问:这也能表现?我看在画里构图会有风水的体现,但是在雕塑里可能会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没画好理解。

  答:这个东西也不能说就生搬硬套的,但是对一个环境,就是空间,雕塑研究空间,你理解这个空间的一个方式其实是东方人的方式。

  问:刚才说到当代艺术,我们在这个课之前有一个课叫金属雕塑,也是从基础课直接过渡过来的第一个创作课,我发现我们的问题很多,因为我们发散不了思维,一下接触创作的时候突然就卡住了,想出来的雕塑,要么做个人,做棵树,固有形态,完全发散不出来。然后看到你的“游思”的系列,我就想怎么样才能发散思维。

  答:我个人认为这个材料课,就是现在各种材料金木水火土,这种材料其实应该抛开那种造型、形式感的东西,还有些文学性的东西,描述性的因素。就是研究这个材料,古代叫“格物致知”,这个材料的物质特性,比如说钢铁啊,怎么切割它,怎么会在它上面产生一些影响的痕迹,切割、烧焊、腐蚀,各种温度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机理,然后化学腐蚀会产生什么样的机理,怎么样改变它的形态,熔化它、浇铸它。材料还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材料,跟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出现这个材料之后,这个材料人类社会中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这都属于社会属性,然后就是研究这种属性。还有一个方面是你对哪一种材料感兴趣,特别着迷,有的人对木头很着迷,抛的很光,木纹、质感,或者是凿的痕迹。有的人对金属特别感兴趣,有的人对石材特别敏感,从这几个方面,从材料本身的属性,你对哪种材料比较敏感,从这几个角度来入手。

  问:您觉得我们这些年轻人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比如说我认定一个传统东西一定要做传统?

  答:作为年轻人,不光年轻人,我觉得现代人对这些不要拘泥,不要分的太开,说这个是传统的,这个是外来的、西方的、当代的。

  问:假如我们先做古代雕塑,这个做完之后马上接触人体,感觉到不会做人体,做完人体换成古代临摹课又不会临摹了,搞的有时候混乱了。

  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把各种知识、文化能够融合贯通,这有时候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功夫,一辈子要领悟、参悟,大部分估计很难参透这个东西。现在年轻人,不光年轻人,所有人就要有一个开放心态,在什么期间做什么,你就认真的做,按照它的体系来把它做好,就像基本功,或者像修炼一样,前期必须一步一步来,然后你做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在某一个节点上你会悟到什么,顿悟也好,认真的做,总会有收获的。

  问:要坚持,坚持这个东西有时候蛮难的。

  答:所以有时候这个过程是需要耐得住寂寞。

  问:您有什么对我们年轻人要说的话吗?

  答:愉快的生活,把大学生活过的愉快,然后在专业方面要尽力,要付出体力,付出脑力,都要用心去做,要使自己真正的愉快,过的愉快,使自己在学识、文化方面,也要静下心来,沉下心来。

  问:最后再问一个问题,您有被自己否定过吗?

  答:经常的。

  问:被否定怎么渡过这个特别困难的时期?

  答:没办法,只能熬过去,所以你必须都要经历这种,而且要经常经历,自己对一些知识的领悟,做一些作品,一开始自己领悟到一些东西,然后把它表现出来,做完之后甚至做的中间你肯定会有一种达不到自己最佳理想状态的感觉。做好一个作品都会有一个否定的阶段,这样才会不断的往前走、做新的作品,这个很正常,都要经历的阶段,我到现在还是经常迷茫。

Copyright 2014 © All right reserved. |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266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739号
网站建设互诺科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 邮箱:zdad88@163.com
新南方艺术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中国画学会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E5艺术馆,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