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轩2016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0日在成都锦江宾馆举槌,此次春拍汇聚董其昌、陈献章、王铎、戴震、戴熙,康有为,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溥儒、齐白石、徐悲鸿、于右任、马一浮、谢无量、圆瑛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丰子恺、陈独秀、郭沫若、潘天寿、刘海粟、董寿平、黄胄、刘旦宅等等古今书画大师名家、状元进士、公卿政要、高僧大德、学者名儒、革命领袖的精品力作近800件。并甄选推出白蕉书画专题、佛教题材书画及赵朴初遗物遗墨专题、篆刻艺术及金石家书画专题等专题拍品,精心打造天府之国端午佳节的艺术盛宴!
LOT145
张大千 (1899-1983) 李秋君 (1899-1973)
榴园仕女图
纸本 立轴
款识:1.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宋人南歌子,戊寅七日秋君写仕女,大千补树并署。2. 戊寅六月李秋君。
钤印:蜀客、张大千、李秋君
126.5×54.5cm 约6.3平尺
RMB:1,200,000-1,550,000
榴园缱绻系两意 千秋概说柏拉图——张大千、李秋君才子佳人合璧之作《榴园仕女图》
1920年秋,张大千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初到上海,拜师前清名宿曾熙和李瑞清学习书画。当时他借居宁波巨富李薇庄的公馆中,遂与同岁的李家三小姐,上海有名才女李秋君相识。秋君自幼喜欢绘画,家学渊源,诗词书画,无所不妙,后经王一亭介绍,拜吴吉芬、李瑞清为师,专习仕女,天赋极高。大千、秋君两人一见如故,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也倾慕对方的风雅。大千长住李府,并将他的“大风堂”亦设在李秋君的“瓯湘馆”画楼中。从此两人感情愈笃,深情重义远胜兄妹,却又冰清玉洁纯真崇高。诚如张大千所说,他与李秋君“绝无半点逾越本分的事”(谢家华《张大千的世界》),两人有立“死后邻穴而葬”的誓愿,同时互为对方写了墓志铭,如此不“逾规”的痴情才子佳人古今少见。黄天才称之为:“纯情的红粉知音”和“柏拉图的精神恋爱”(《五百年来一大千》)。
然而在1948年两人于上海分别后至终没有再见过一面。“平生第一知己”李秋君和大千居士早年盟誓年年会此长相见的“千秋愿”终未能实现。见证这般旷世情缘的两人或互赠或合作的作品更加显得无比珍贵。
张大千、李秋君合写的这幅《榴园仕女图》,检《张大千年谱》,1938年日本占领北京,诱逼大千先生献出藏画,为避祸拒降,6月间大千先生赴沪,寓居李秋君家期间,二人丹青砥砺,这幅《榴园仕女图》即是此间合璧佳构,“秋君写仕女,大千补树并署”,佳人绘美女,何其难得!画中女子凭石而立,头发乌黑如云翻卷,柳叶眉下一双凤眼含情脉脉,纤纤素手近惹香腮,细劲淡雅的墨线描绘出女子柔嫩的脸蛋和丰姿。红尘拂面,石榴新蕊,冰簟云髻,金尊玉醅,苏东坡的缱绻词意让这对旷世知己演绎得万般缠绵。
LOT150
张大千 (1899-1983) 拟唐伯虎笔意仕女图
纸本 立轴
款识:维之吾兄博笑,大千弟爰。
钤印:张季、大千、摩登戒体
出版:书名《翰墨华章》文物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第76页。
展览:《翰墨华章》名家书画文牍大展:由首都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中央数字电视频道等在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
按语:仕女画至张大千,可谓力挽清末仕女画病态美人的脂粉俗气之颓势,于非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作为内地馆藏最多张大千作品的四川省博物院,其仕女画有22幅,水墨仕女画仅5幅。这帧水墨仕女,含情脉脉、健美丰满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笔墨清健,逸笔爽朗直追六如风神。
125×48.5cm 约5.5平尺
RMB:1,000,000-1,250,000
LOT450
张大千 (1899-1983) 多子图
纸本 立轴
款识:海榴自是神仙物,种托君家得异根。不独长生堪服食,又期多子应儿孙。大千居士。
钤印:张季爰印、字曰古皇
鉴藏印:佛如之宝
按语:此件折枝石榴逸笔草草而真气弥漫,风神俊爽堪与明代大画家徐渭、陈淳相颃颉,“青藤白阳”再世也不过如此。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高居画幅左上方,两行长长的题画诗将画幅左边留出了空灵的意境,书法挺拔,神完气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钤“张季爰印”、“字曰古皇”乃张大千早年所自治,颇得黄士陵篆刻神韵。这件“诗书画印”四美俱全、长宜子孙的佳作,藏家当珍视之。
132×46cm 约5.5平尺
RMB: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