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由华夏论坛(北京)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树美术馆承办的“水墨双生——青年水墨艺术家邀请展”在北京树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艺树》杂志刘霞、树美术馆馆长张航共同出品,由树美术馆执行馆长谷晓峰担任展览策划。
现场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开幕式现场
《东方艺术 国画》杂志主编、著名策展人杨建国
展览出品人、《艺树》杂志出品人刘霞
树美术馆执行馆长、本次展览策划人谷晓峰
青年艺术家 赵修
古琴演奏
“水墨双生”至今已做过两届,第一届是2013年6月30日开幕,邀请了36位艺术家参与。这一届则邀请了24位80后青年艺术家参与。他们的笔墨中包含了古法绘画的方圆虚实,阴阳刚柔,也包含了80后这一代对个体、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探索与关注。《东方艺术 国画》杂志主编、著名策展人杨建国先生,本次展览出品人、《艺树》杂志出品人刘霞女士,树美术馆执行馆长、本次展览策划人谷晓峰先生,策展人杨子平先生,东夷文化张晔东先生,百嘉文化郭宏先生,黄山刘海粟艺术馆刘昱旻女士,琉璃厂张东、李安先生,谦古堂郑峰先生,静皖楼乐乐女士及青年艺术家等出席了开幕现场。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有:翱紫、曹鑫、崔雪涛、董开文、侯晓辉、黄威、李俊逸、李乐然、李南辰、刘利平、卢玉胜、马晨曦、马麟、孟凡书、邱木、苏涛、唐继强、王刚、王慧晓、徐小明、杨潇、赵修、郑元無、曾欣。
“双生”暗含了中国水墨发展到当代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双”是两种轨道的同步并行,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在今天彼此问候,相互生发。本次展览策划人谷晓峰说,“我一直在关注80后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有很多个人主观的意识融入。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无论在形式、技法以及精神内涵上,时代的烙印都注定无法抹去。但同时,他们的作品也是在继承了无数先人‘气韵生动’的基础上绘制而成。他们的笔墨中包含了古法绘画的方圆虚实,阴阳刚柔,浓淡苍嫩,疏密藏露;也包含了80后这一代对个体、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探索与关注。他们不再局限于寄情山水以抒胸臆,他们的个人情感表达更直接、视野也更宽广,这正是当代青年艺术家鲜活的表现,也是当代水墨作品的魅力所在。”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的作品很好,水准也很高,青年艺术家在创作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内心对艺术十分挚爱。” 《艺树》杂志出品人刘霞说,“树美术馆从2012年开馆至今,办过很多展览,发掘和推广了很多青年艺术家。树美术馆旗下有《艺树》杂志;2007年,在全国侨联成立了当代艺术发展基金;2015年,‘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2014年实施空间艺术化,艺术‘微循环’项目,将合作的艺术家推广到其他空间,比如香港、上海、河北北戴河树梢美术馆、天津古海岸文化谷等。树美术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给青年艺术家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致力于推广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让艺术真正的走进生活,树美术馆希望与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合作。
树美术馆 外景
水与墨是他们画面中调和了艺术家主观意识的必要载体,此次的展览策划人谷晓峰认为:“比起传统中国画,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无论在形式、技法以及精神内涵上,时代的烙印都注定无法抹去。但他们的作品也是在继承先人‘气韵生动’的基础上绘制而成。他们不再局限于寄情山水以抒胸臆,他们的个人情感表达更直接、视野也更宽广,这正是当代青年艺术家鲜活的表现,也是当代水墨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些80后的青年艺术家,成长中被全球化、信息化等大时代名词不断碾压。创作出的作品自然更加多元化,更具文化意识。水墨的矛盾与焦虑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的最是赤裸、直白。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每一次落笔都推动者水墨的演化,每一件作品也都将成为建立新水墨解读语境的基石。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