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大写同行 | 中国画笔墨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7-06-01  来源:  浏览:1757 次


6月1日下午,“大写同行”——陈一峰、宋陆京、陈辉荣作品展在E5艺术馆圆满开幕。此次活动是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州画院主办,E5艺术馆承办,广州正典推广执行。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青年画院院长孙洪敏、广州画院副院长叶献民、广州画院副院长郑阿湃、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李文驹、广州新华集团副总经理刘炬培、广州亚博馆馆长、党委书记张泽明、岭南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关坚、广东美术馆创作院副院长方旭东、广州画院理论部主任张工、惠州国画院执行院长潘小明、九三学社广东书画院副院长贾博鸿、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先生的孙女陈静芬居士等。




▲展览现场


首先,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发表了致辞。他表示在如今整个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下,追求绘画中的笔墨精神已经越来越难得,重现捡起写意画也越发显得重要。然而,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说话,从而打动人心的。大写意更是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三位画家有着相同的价值倾向,趣味相投,在大写意这条大陆上结伴同行,非常难得,同时三位画家在今天相聚在一起开设大写意的作品展,也是在文化发展中的自觉担当与践行,非常值得提倡。随后,他分别追溯了三位画家前后进入画院成为主力的过程。


广州画院院长方土


方院长讲述道,陈一峰自拿起毛笔开始,一路坚持将笔墨精神延续了几十年,直至56岁才到画院报到,作为大写意中的名家典范,再次深刻说明了画好画就不乏有人关注。方院长继续表示,而自己跟宋陆京认识较早,作为精通多方面艺术大家,早先是对其书法领域的出色表现产生了关注。从拿起毛笔写书法到一本本册子出品的行迹,不难发现宋陆京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大家典范的道路。不仅如此,宋陆京不满足于此,选择北漂求学的经历直至其拿到人生的第一个硕士学历,最后终于敲开了广州画院的大门。在画院的这几年扛起了自己应有的责任,出来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的。说到陈辉荣,方院长则回忆起三年前自己就建议其多搞创作,直到今天的作品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历年中国画家参加全国美展的历史来看,大写意还是比较少出现的。在中国的国情上需要进一步去发现大写意的人才,并加以扶持,而此次作品展也证明了三位画家虽然不同的成长背景,但是是一块好料最终都会被大家发现认可的。

最后,方院长表示了感谢。感谢三位画家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其创作的大写意作品着实为画院增色了不少,同时画院人才济济的现状也离不开大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包括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从筹备到推动,参与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再次感谢广州市发改委处长刘健荣等领导的早期支持。




▲开幕式现场


接下来,三位画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感言。陈一峰感谢大家的到来与关注,作为同时大写意领域的画家之一,自己与其他两位画家因为研究的专业领域而走到一起,所以此次作品展名为大写同行,希望因为同行大家可以在大写意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宋陆京则再次表示了对前来支持与关注的朋友们的感谢。他难掩激动的情绪说道,广州玩大写意的人其实不少,此次展览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自己与其他两名画家擅长的主题也有所不同,以后可以按山水,花鸟,人物三个方面穿插进行巡回展览,让大写同行一直举办下去,让更多的同行,大写意的高手加入,这样的艺术才会多多益善发展壮大。最后,陈辉荣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补充道此次展览离不开方院长的鼓励与支持,也离不开正典广告方总及团队们在幕后的付出,在六一儿童节这样的日子里,就像留守儿童得到比往日里更多的关注一样,在绘画中大写意这样一个“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祝愿大写意可以逐渐走进人们的主流视野广而告之发扬光大。


▲参展画家陈一峰

▲参展画家宋陆京

▲参展画家陈辉荣


      最后,大家进行了抽奖,并合影留念。大写同行开幕式圆满结束。据悉,此次作品展的时间从6月1日到6月20日。届时欢迎大家前来E5艺术馆观展。


▲参展画家与中奖者合影










Copyright 2014 © All right reserved. |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266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739号
网站建设互诺科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 邮箱:zdad88@163.com
新南方艺术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中国画学会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E5艺术馆,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