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巡展 以唐代诗僧寒山子的《寒山诗》为线索,整个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道之境;第二部分,传统之桥;第三部分,重建新山水;第四部分,人与山水,四大专题进行展示,力求全方位多面性地展示许钦松先生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同时展现其“大荒”山水当中的人文意境与思考。
展览经历北京、广州、上海、河南四个站,集中展出许钦松的九十余件山水画经典作品。作品展示了作者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展现了“大荒”山水中的人文意境。其中包括近两年的一些最新创作,还有今年年初被广州艺博院收藏的《大岳涌云》,以及因为曾被《舌尖上的中国》使用而引发知识产权风波的《岭云带雨》。为中原一带的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带来一场既具古典之风、又有突破之举,既对传统山水画有所继承、又具有大视野大胸襟大气象的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览。
许钦松先生是当代山水画坛的代表性人物,其山水画创作气势磅礴,壮美辽远、雄健苍茫。既继承了岭南画派的精神,又追随时代、立足创新,致力于把传统与当代做到有机的衔接,其笔下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把黑白灰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所画山水如刀削斧劈般壁垒森严、剑拔弩张,于简洁有力之中又有一种设计元素和构成因素。他巧妙地将大山、大水以及鼓荡的云气、飘渺的雾霭等具象山水形象,转换为听觉审美领域的抽象音乐旋律的山水意象,使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时间不着痕迹地揉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具象与抽象并存,写实与移情并重,细微精至与宏大巍峨共生的大山水画境界。
当代的理论家们常常以“大化山水”“激情山水”等用辞来描述从许钦松的山水画中所获得的感受,而吴邦国委员长的题字“吞吐大荒,时代气象”更体现了许钦松的山水意境追求。许钦松的山水画创作着力点在他的现代价值重构上。在传统山水价值的结构上, 积极吸收西方艺术的基本原理, 诸如光、色研究, 无限灰度的演绎, 吸收和改造西方焦点透视后形成的新视觉法“广远法”, 吸收版画的“刀法入画”, 对传统山水笔法的改良“积笔法”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许氏山水的现代价值方案。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许钦松在这些丰富的现代性元素中找到了重建山水价值之路。此部分形态和面貌丰富的山水精品, 正是许钦松的现代山水研究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