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 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策 展 人:许晓生
2016 年10 月15 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当代岭南艺术中心协办的“院风·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邀请展”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邀请王明明、许钦松担任学术顾问,陈永锵、方楚雄为特邀嘉宾。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名誉馆长陈永锵,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广州市美协原主席卢延光,中国美协理事、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永,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中国工笔
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协理事、北京画院院长助理莫晓松,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林,深圳市美协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蓝,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郁之,广州画院艺术顾问郭莽园,著名画家许固令,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蔡拥华,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王大鹏,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方楚乔,中山市美协主席黎柱成,肇庆市美协常务副主席、肇庆画院院长谢曙光,佛山市美协副主席、顺德美协主席叶其嘉,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张思燕,广州市美协副主席朱颂民,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如洁、万小宁、张伟、何枫、郑星球、陈海宁,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绪洪,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广州美术研究》主编羊草,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画院画家黄唯理,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报》常务副主编李若晴,广东画院美术馆馆长陈迹,天津美协理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花鸟画系主任周午生,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许敦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陈训勇,北京画院画家方政和,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许晓彬,北京画院画家李雪松,清远市文联副主席、澳门溯源美术馆馆长谭沛泉,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广东省美协艺术中心主任林顺文,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席团成员赵利平,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彦莉,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常务、工商联副主席,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国杰;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委员、广州市皇玛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映春,广东小雅斋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蔚平,广东衡益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燕、陈伟光,广州八方经典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维洪,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彭文斌,雅昌艺术网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向仕杰,荣宝斋广州负责人李量,广州柯木朗艺术园董事长沈勇,渔歌晚唱艺术沙龙董事长陈志彦,南岸至尚美术馆馆长许多思,广州比玉堂董事长林江山,《新南方艺术》主编方旭昌,清远市景源美术馆馆长黄巨等重要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为本次展览致词:“这是近年来最具有学术价值的花鸟画展,藉由此次展览,让广东省内杰出的青年画家与其它省份的画家一同探讨新时期当代花鸟画家如何创新的学术问题,以及具有传统文化语境的传统花鸟画在当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由于现在的花鸟画家受教育于美术学院,现代美院的教育模式基本上采用了西方造型艺术的教学模式。在西方造型艺术的影响下,致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所
丢失。中国花鸟画家的写意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写意花鸟之中,也隐藏在工笔画之中。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下,当代中国画家需要摆脱固有的造型模式,探讨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希翼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引起众人注意以及思考,并最终祝愿当下的中青年画家未来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陈永锵在致词中强调:“现在有一种风气,嘲笑素描教学,嘲笑美院教学,我敢说他们错了。没有美术理论教学,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有人说中国画,素描基础没用,我说,也错了!”他表示,美院教学对于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很多艺术家都出自学院。对于有些人认为中国画不讲究素描基础以及造型,他予以否定态度,他认为中国画,美院教学有用,素描以及造型同样也是必须。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方楚雄表示:“‘院风’这两个字不仅交代了画家的求学背景以及工作状态,也体现了其扎实的基本功以及重视传统的特点,并且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学术价值。这十位画家都是60、70 这一代艺术家,他们对传统有着比较深的认识,又有对自然的理解,所以他们的整体追求和个性非常鲜明,有抱负,有朝气。”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协理事、北京画院院长助理莫晓松表示,“当代花鸟画的创作呈现多元的风格,面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如今的生存状态和心灵追求。并将积极寻找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继续深入探索绘画,表现笔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致词:“人物画和山水画很容易表现出当代性,而花鸟画应该如何展现它的当代性,重点在于画家的精神、笔墨和情感是当代的。除此以外,画家需要重视造型在花鸟画中的意义与作用。”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蓝认为:“在不断探索花鸟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发展方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林的致词则表达了他对于举办本次展览的谢意。
本次展览,以“院风”为题,汇聚了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花鸟画家:方土、莫晓松、陈林、韩璐、方政和、林蓝、许晓彬、许敦平、周午生、李雪松。这十位画家均是学院出身,并至今依旧工作于全国各个美术专业机构。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别具一格,在传统文脉承接上的传承有序,以及精湛的笔墨功夫和训练有素的造型语言等都足以诠释中国花鸟画在当代的崭新格局。此次展览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批观众到馆内参观,它为推动各地区的艺术交流、文化交流搭起了桥梁,并通过这次展览来共同研究和探讨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现代价值建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