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学会动态
到祖国边疆去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艺术援疆行
发布时间:2016-12-05  来源:  浏览:1600 次

  

主办单位:广州画院
承办单位: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协办单位:广州市正典广告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2016 年5 月31 日

20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8 日,由广州画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联合主办的“到祖国边疆去”艺术援疆活动写生采风部分圆满举行。在广州画院院长方土的带领下,一行画家踏足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深入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从北疆到南疆,沿途领略迷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民俗。

青苗画家在课题组专家带领下走进新疆采风,他们的热情丝毫不逊。画家的采风活动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漫长而枯燥的,因为经常是在一个地方守一整天,而且选的景也不是常规最美景致;但对于画家们来说,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画画。每个人的写生习惯不同,表达方式各异,此情此景,体现了艺术家和睦相处,艺术理念交流共融的氛围,这也是中国画学会此行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写生活动既增强了画家之间的凝聚力,又能为中国画创作提供新鲜的素材,确实是多多益善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史上有那个踏遍千山万水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徐霞客,也有那个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苦瓜和,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乐山乐水的禅风是亘古不变的。

除了写生采风,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6 月5 日下午,艺术援疆行团队与当地美术家协会进行了创作交流活动。活动内容除了笔会还有座谈会,互相介绍艺术经验。青苗计划的策划执行人方旭昌详细地介绍了“广州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开展情况,向克拉玛依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阐释了培育年轻一代画家的重要性。石油资源的开采是有限的,而文化艺术才是一个城市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借此契机,广州画院与当地文化部门达成合作共识,“广州画院克拉玛依写生基地”正式确定。


6 月7 日,一行人走进了喀什大学。当天,在大家的张罗下,方土、郑阿湃和叶献民花了一整天时间开启了绘画的讲座与示范。方土认真准备了针对新疆特色的课件,并把写意花鸟作为重点来讲,生动地把笔墨的节奏感与新疆人民舞蹈的韵律感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由郑院长对讲课内容进行了实操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写意花鸟的创作。叶院长的油画课也是座无虚席,由大学生当模特,采用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艺术援疆行的活动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讲座期间方土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方土在接受采访时说:“几年我已经第四次来到喀什地区了,这一次是应广东省援疆总指挥部的邀请,以艺术支教援疆为主题,当我走进喀什大学,惊喜的发现:这里的美术生对传统水墨画的兴趣如此浓厚,特别是对写意花鸟画,与我的擅长一样,这使得我很快就跟同学们互动起来。由此,我感受到通过艺术的交流方式,使得民族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本次活动得到了广东省援疆总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当天活动结束后,大伙赶往指挥部所在地,并积极挥毫,为援疆总指挥部留下了作品作为纪念。


这一次来,新疆的变化更大了,这个年轻的城市,像老朋友一样热情,有机会深入体会了一次民俗风情,即使舟车劳顿也毫无遗憾!回望这十几天紧锣密鼓的行程,让人感慨万千。放眼望去其实每个艺术家天天都在想着如何搞创作,但是创作这东西不能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的一样:“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到祖国边疆去”艺术援疆活动真正是响应并贯彻这一号召,深入边疆,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但传播了艺术,更丰富了自身的创作资源。



Copyright 2014 © All right reserved. |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26640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739号
网站建设互诺科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 邮箱:zdad88@163.com
新南方艺术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中国画学会微信平台,欢迎加入!
E5艺术馆,欢迎加入!